四川是清洁能源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更是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具备发展能源电子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9月11日,作为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的活动之一,“产业创新升级——能源电子全产业链协同和融合”能源电子产业论坛举行。
“生物质能将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论坛上,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周建斌对生物质固碳气化多联产技术最新发展趋势作出阐述。在“双碳”战略中,他指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农林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秸秆、稻壳、农林加工下脚料、林业三剩物等。中国有约18亿亩耕地(10亿吨秸秆)、35亿亩林地、40亿亩草地。在周建斌眼里,农林生物质资源来源广泛、可再生、零污染、储量大,经正确处理和使用后可转换成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等物质,可在能源、材料和减排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农林生物质是可再生清洁能源中唯一可再生含碳、稳定的能源,唯一的化学态能、唯一可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周建斌分享,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不仅可获得环境效益,助力国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符合绿色产业和绿色加工标准,其生产的生物质可燃气可替代煤炭供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周建斌介绍,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产生的生物质炭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航天航空、化工环保、工业农业等,他希望在这方面的研究能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文章来源:封面新闻